防冻液沸点108够用,一般防冻液沸点是110。防冻液主要作用是给发动机散热,不用多高的沸点。沸点是是液体成为气体时的温度,而且不同液体在同一外界压强下,沸点不同。防冻液用于冷却,降温,本身特性及组成导致其沸点高。说白了就是沸点高就是,防冻液要达到沸腾的温度高。
磷酸盐型
无机磷酸盐型缓蚀体系以磷酸盐和硼砂为主剂,不含硅酸盐。该体系对冷却系统中钢、铸铁有较好的保护作用,对铝也有一定保护作用,适合以钢、铸铁为主要材质的发动机冷却系统。但研究发现,磷酸盐在高温条件下对铝的保护作用减弱,硼砂还将促进铝合金传热腐蚀。因此,该体系不适合以铸铝合金为主要材质的发动机冷却系统。再者,磷酸盐会与硬水中的钙、镁离子结合形成絮状物沉淀,阻塞散热器盘管,造成冷却液流动不畅,产生过热现象;而且当水中磷酸根浓度**过10mg/kg时,即可产生富营养化,加重水质污染,不利于环保。因此,20世纪70年代后,发达国家对磷酸盐的使用加以严格限制,以磷酸盐为主剂的缓蚀体系逐渐被淘汰。
胺型
胺型腐蚀抑制体系主要由磷酸、三乙醇胺组成。该体系对铝的保护有利,曾在针对飞机发动机铝合金冷却系统的冷却液中使用。好的胺型体系可以满足SH 0521标准规定要求。胺型冷却液的不足之处有2点:
①胺与亚硝酸钠同时存在会产生致物质—亚硝酸胺,因此,配方中不能含亚硝酸钠,而且胺型冷却液也不能与含亚硝酸钠的其他类型冷却液混用;
②当体系中的铜缓蚀剂作用减弱时,胺会与铜反应生成络合物,从而加剧铜腐蚀。
由于存在以上不足,该体系一般不提倡使用。
防冻液的加注:如果在加注之前清洗过冷却系统,一定要确认系统中的水已经完全排放干净。 为防止冷却液在使用中被残存的水稀释,同时使冷却系统重新纯化,可用冷却液冲洗1-2次。 加注冷却液时应缓慢,防止空气进入冷却系统,同时注意排气。空气进入冷却系统,会产生气阻,导致冷却系统无常循环。同时可能会使系统中出现局部高温和腐蚀。 加满冷却液后应稍停一段时间,再启发动机怠速运转5-10分钟便于排气。若冷却液液面下降到低于正常范围则需及时补充。
汽车发动机冷却液主要由水、乙二醇和添加剂组成,而添加剂以腐蚀抑制剂为主。添加剂的主要作用是防腐,同时兼有防垢和抗泡作用。目前,汽车发动机冷却液的基础液主要是乙二醇,不同冷却液配方的差异在于采用了不同的腐蚀抑制体系。在水和乙二醇作为基液的前提条件下,冷却液配方研究的关键技术是腐蚀抑制剂的选择与复配。通常根据腐蚀抑制剂的组成,将冷却液分为无机盐型和**酸型,其中,无机盐型又分磷酸盐型、胺型、硅酸盐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