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业领域:应用工业及装置橡塑工业:热压、压延、挤压、硫化、人造皮革加工、薄膜加工。
精细化工:医药、农药中间体、防老剂、表面活性剂、香料等合成。
油脂化工:脂肪酸蒸馏、油脂分解、蒸馏、浓缩、硝化。
化纤工业:聚合反应、熔融纺纱、热固、纤维整理。
造纸工业:热熔融机、波纹板加工机、干燥机。
木材加工:复合板压制、干燥机。
电器加工:电线及电缆制造。
能源工业:废热回收、太阳能利用、反应堆取热。
食品工业:粮食干燥、食品烘烤。
空调工业:家庭暖房化工及。
石油化工:聚合、分解、蒸馏、浓缩、蒸发、熔融装置等。
建材工业:沥青融化、保温、石膏板烘干。
纺织印染工业:热熔染色、热定型、烘干装置。
L-QD330合成型导热油广泛应用于在330℃以下的液相环境的特殊换热系统中,推荐在粮食、油脂化学、食品加工、医药等领域使用。
系统要求:适用于液相和气相环境的所有闭式强制循环传热系统
使用温度:液相换热系统允许使用温度不能**过导热油的初馏点(详见产品质检单数据),气相换热系统中使用温度不能**过初馏点30℃。
L-QC310导热油应用范围包括木材加工、能源、石油化工、建材等工业领域对导热油性能无特殊品质要求的换热系统。
系统要求:适用于出口温度不小于290℃的闭式强制循环传热系统和出口温度不大于290℃的所有换热系统。
使用温度:液相换热系统允许使用温度不能**过310℃,推荐使用温度不**过290℃;严禁在气相换热系统中使用。
包装形式:运输油罐车装;200升钢桶装;20升塑桶装。
在对运行中的热传导液进行测试时发现,粘度因受分解和聚合的共同影响,变化并不规律;酸值在氧化初期逐渐增大而后反而下降;闪点是说明油品运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;残炭则一直呈上升趋势,开始缓慢,而后数值增长明显加快。
总之,对上述指标不能孤立地去看其中某一项,必须综合分析,做出判断。
我国导热油产品执行GB23971-2009“导热油”标准,用户在购买前应注意以下问题:
在选择导热油前,首先应确定适当的加热工艺流程,委托专业部门做系统设计。如果系统已经结焦,需要再次选油,则应认真找出结焦的原因,对系统设计、部件设置和操作管理中的问题纠正,同时还要对系统进行认真清洗。
(1)考察产品使用温度的真实性经石科院采用热稳定性试验方法确定,即在使用温度下进行试验后外观透明,无悬浮物和沉淀,总变之率不大于10%所对应温度。通过与新标准作对照,分析产品说明书的真实性。尤其要了解其规定的使用温度是如何确定的,有无机构的检测报告。根据国际化标准分类,矿物型导热油的温度使用温度不**过320℃,多数该油品的使用温度为300℃。
(2)考察产品的蒸发性和安全性闪点符合标准指标要求,初馏点不低于其使用温度,馏程比较窄,燃点比较高。
(3)考察产品的精制深度外观为浅透明液体,储存稳定性好,光照后不变色或出现沉淀。残炭不大于0.1%,硫含量不大于0.2%。
(4)考察产品的低温流动性根据用户所处地区和设备的环境温度情况,选择适宜的低温性能。QB和QC倾点不**-9℃,低温运动粘度(0℃或更低温度)相对比较低。
(5)考察产品的传热性能具有较低的粘度、较大的密度、较高的比热容和导热系数。
(6)选择正规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。有条件可实地考察其生产设备和检测手段的完善情况。
从使用及安全角度看,其主要特性是
1.在许用温度范围内,热稳定性较好,结焦少,使用寿命较长。
2.在许用温度范围内,导热性能、流动性能及可泵性能良好。
3.低毒无味,不腐蚀设备,对环境影响很小。
4.凝固点较低,沸点较高,低沸点组分含量较少。在许用温度范围内,蒸汽压不高,蒸发损失少。
5.温度**70℃时,与空气接触会被强烈氧化,其受热工作系统需密封,而只允许其在70℃以下的温度与空气接触。
6.受热后体积膨胀显著,膨胀率远大于水。温升100℃,体积膨胀率可达8%~10%。
7.过热时会发生裂解或缩合,在容器、管道中结焦或积碳。
8.混入水或低沸点组分时,受热后蒸气压会显著提高。
9.闪点、燃点及自燃点均较高,在许用温度及密闭状态下不会着火燃烧。
10.根据用户多居住的地区和设备作业环境,建议选择适宜的低温性能的导热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