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观
只用直观检查的办法所看到的润滑脂特性。在这一术语下通常包括:整体外观(Bulk Appearance)、质地(Texture)、荧光(Bloom)、颜色(Color)和光泽(Luster)等。
整体外观是指在一个不透明的容器中观察未经搅动的脂的外观。整体外观应以下述术语来描述:光滑的(Smooth)、粗糙的(Rough)、粒状的(Grainy)、有裂缝的(Cracked)以及有分油的(Bleeding)。
质地是指将少量润滑脂压在一起,然后慢慢分开时所观察到的润滑脂的性质。质地应以下术语来描述:脆的(Brittle)、奶油状的(Buttery)、长纤维的(Long fiber)、有弹性的(Resilient)、拉丝的(Stringy)等。
荧光是指从脂的表面约45°角的方向通过日光反射的办法所观察到的脂表面的颜色(通常为蓝色或绿色)。荧光与油中吸收的紫外光有关,在人造光源下观察时可能看不到。
润滑脂的颜色通常用是在消除荧光的条件下观察时,润滑脂所呈现的色调和强度。润滑脂的颜色用其主色调,如琥珀色、棕色等来描述,还可加上一些限制形容词,如“淡”、“中等”、“深”等来描述色彩的强度。有的脂是加有染色剂的,这时可用绿色、红色、蓝色等来描述。
光泽是指被脂面反射的光的强度,常用下列术语描述:光亮的(Bright)、无光泽的(Dull)等。
.稠化剂
稠化剂是润滑脂的重要组分,稠化剂分散在基础油中并形成润滑脂的结构骨架,使基础油被吸附和固定在结构骨架中。润滑脂的抗水性及耐热性主要由稠化剂所决定。用于制备润滑脂的稠化剂有两大类。皂基稠化剂(即脂肪酸金属盐)和非皂基稠化剂(烃类、无机类和**类)。
皂基稠化剂分为单皂基(如钙基脂)、混合皂基(如钙钠基脂)、复合皂基(如复合钙基脂)三种。90%的润滑脂是用皂基稠化剂制成的。
1 、加入量要适宜
加脂量过大,会使摩擦力矩增大,温度升高,耗脂量增大;而加脂量过少,则不能获得可靠润滑而发生干摩擦。一般来讲,适宜的加脂量为轴承内总空隙体积的1/3~1/2。
估算公式:Q=0.005 x D x B
Q——填充量,单位g
D——轴承外径,单位mm
B——轴承宽度,单位mm
2 、禁止不同品牌的润滑脂混用
由于润滑脂所使用的稠化剂、基础油以及添加剂都有所区别,混合使用后会引起胶体结构的变化,使得分油增大,稠度变化,机械安定性等都要受影响。
3 、注意换脂周期以及使用过程管理
注意定期加注和更换润滑脂,在加换新脂时,应将废润脂挤出,直到在排脂口见到新润滑脂时为止。加脂过程务必保持清洁,防止机械杂质、尘埃和砂粒的混入。
参考资料
二硫化钼高温脂,黑色高温润滑脂,二硫化钼较压润滑脂,高温高负荷润滑脂,耐高温润滑脂,耐高温黄油,耐高温牛油,耐高温油脂,耐高温润滑剂,耐压耐磨润滑剂,无滴点润滑脂,高温炉窑润滑脂,特高温脂,高温抗磨润滑脂,高温窑车轴承脂,二硫化钼润滑剂,黑色润滑脂,黑色钼润滑脂,高滴点润滑脂,高温轴承润滑脂,高负荷轴承润滑脂,较**承润滑脂,重负荷轴承润滑脂,高温重负荷轴承润滑脂,高温较压润滑脂